近几年,许多极限挑战运动流行起来,如蹦极、跳伞、打秋千等。参与极限运动的过程被人们录制成视频,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播放,成为了网红运动。
在人人都想出名的时代,为了追求高点击量,人们争相参与挑战,但是热度的背后,也隐藏着很多风险。
这些极限运动的共同点就是设在高空,危险系数极大,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感,成为了现代人减压的方式之一。
但是新闻报道的各地运动场所发生的事故已不计其数,人们在被短暂地敲响警钟后,又会蜂拥而上。对于意外,许多人都有着侥幸心理,觉得安全措施已经到位了,意外是小概率事件,不会轮到我。很多涉事场所在等风声过去后,也会重新开业,至于是否对不到位的地方进行了修补,人们无法得知。
记得有一句玩笑话,游客问蹦极场所的工作人员安全绳多久换一次,工作人员说等它断了我们就换。
回想起那位空中漫步虎口脱险的男子,绑着安全绳在万米高空中踏过最后一块阶梯后,安全着陆,就在着陆的一瞬间才发现安全绳断裂,如果安全绳早一秒断裂,结果不敢想象。
在翼装飞行女子摔落身亡事件中,当事人之前已经在迪拜进行了多次练习,她认为自己对这项运动足够了解,做了全方位的保护措施,可是她没有考虑到张家界的天气多雾,能见度低,和迪拜的万里无云不一样。
不久前的90后女硕士蹦床至瘫痪事件,就是因为工作人员的风险提示不到位,造成当事人完全性瘫痪。许多场所的安全措施不达标,工作人员提示不到位,设施老旧没有及时更新,都会造成意外的伤害。
蹦床可能是近些年争议最大的网红运动了,经常被爆出各种安全事故,但实质被合理解决和整改的却几乎是不存在。
而且,许多极限运动在国内是新兴产业,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对场所和经营者进行监督和考察。
运动应该是快乐的,更是安全的。玩家在参与极限运动前,和场所签订的安全协议不是摆设,签字的那一刻就表示要对自己生命负责。如果玩家患有不适合做这些运动的疾病,不能抱着侥幸心理,仍然要参加。
人们总觉得人生短暂,想尝试更多的新鲜事物,也正式因为人生短暂且生命只有一次,在挑战极限和分享生活的同时,也不要忽略人身安全。
小编的观点并不是要杜绝一切极限运动,而是需要多方的努力——场所自身确保安全、监督部门做到监管有力、玩家能够辨别自己是否有实行的资格,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。
国际战“疫”行动实习记者张佳欣在各国科学家紧锣密鼓的研发中,在万众期待下,新冠疫苗或不久就能问世。面对疫情大流行,每天不断地有包括医护工...
第十一届“中华慈善奖”拟表彰名单公示苏宁第六次入选再次获肯定12月15日,民政部对外公布第十一届“中华慈善奖”拟表彰名单,苏宁入选其中。据悉,“中...
本报记者马爱平像鸟一样自由飞翔,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。早在300多年前,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撰写的《镜花缘》中就有了最早关于飞车的描写。200多年前...
新科技讯在大多数AI粉中,NeurIPS(Neural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s,原NIPS)大会绝对是他们顶礼膜拜的活动。NeurIPS的中文名称是“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”,它...
还记得家里那张躺在抽屉里的久远发票吗?虽然手写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,但每次看到它,再望望角落里那台上了年纪的冰箱,总能让你想起家中这位“老...
5G时代的音乐盛典怎么看,怎么玩?12月14日,神武第十三届音乐盛典咪咕汇携五月天、林忆莲、蔡依林、华晨宇、薛之谦、梁静茹、蔡徐坤等乐坛一众大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