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让更多观众了解沁源剪纸,让更多剪纸艺人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,通过‘非遗+扶贫’的模式走上致富路。”日前,在我市举办的以“非遗+扶贫”为主题的电视专场节目中,沁源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国清动情地说。
近年来,我市许多像赵国清一样的非遗传承人,通过传承非遗技艺,开发非遗产品,创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,实现就地就业、居家就业,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,蹚出一条“非遗+扶贫”的新路子。长期以来,我市高度重视“非遗+扶贫”工作,按照2018年文旅部《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》,通过对全市各县区进行摸底,先后挂牌成立壶关郭氏羊汤、黎侯虎、壶关辛寨醋、武乡砂罐技艺、壶关旱地西红柿酱制作技艺5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,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余户。省级非遗项目长治潞绣代表性传承人郭志强荣获“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”。
“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之年。布艺、银饰、刺绣、剪纸、雕刻等非遗技艺,成为助力我市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手段。立足文化优势,挖掘非遗工艺,探索生产性保护,实现精准扶贫,我市的‘非遗+扶贫’之路将会越走越宽阔。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史俊长介绍,为迎接今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, 我市文旅部门精心录制了“非遗+扶贫”专场节目,旨在让观众了解更多的非遗项目,助推非遗产品销售,推动我市非遗资源更好地实现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潞州区锦绣坊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,在制作传统布老虎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推出布香包、福文化、十二生肖、百家姓系列挂件等产品,充分展示了上党女红的精湛手艺。26年来,共有270多名妇女在这里学习女红技艺,还有几位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几年。她们的工资按件计算,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,企业订单减少,女工们每人每月工资仍然能领1600元到2200元。她们用自己的技艺挣钱养家,改变了生活面貌。“下一步我将把布艺半成品送到困难妇女家里,让她们足不出户实现‘守着娃、绣着花、养着家’的愿望。”锦绣坊负责人张建旺对女红制作技艺助力脱贫的方式充满信心。
截至目前,我市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个(19个保护单位)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4个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5个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64个。经政府部门引导扶持,非遗传承人带动引领,众多非遗产品及衍生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如今,我市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加入就业工坊,逐步实现增收脱贫。
“通过网络平台精准展示推销产品,让全省全国的观众、消费者全面了解我们的产品。”“非遗+扶贫”专场节目嘉宾罗丹是位做花样馒头的网络达人,她利用快手、抖音等直播平台,吸引了近20万粉丝,产品销量可观。为了帮助更多的非遗传承人销售非遗产品,罗丹总是热情分享她网上直播的成功经验。
促进群众脱贫增收,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技艺,扶持培养文化人才,“非遗+扶贫”的新模式,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逐渐发挥出重要作用。目前,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宣传、推广、营销非遗资源,让非遗产品“走出深闺有人识”,为全市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。
国际战“疫”行动实习记者张佳欣在各国科学家紧锣密鼓的研发中,在万众期待下,新冠疫苗或不久就能问世。面对疫情大流行,每天不断地有包括医护工...
第十一届“中华慈善奖”拟表彰名单公示苏宁第六次入选再次获肯定12月15日,民政部对外公布第十一届“中华慈善奖”拟表彰名单,苏宁入选其中。据悉,“中...
本报记者马爱平像鸟一样自由飞翔,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。早在300多年前,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撰写的《镜花缘》中就有了最早关于飞车的描写。200多年前...
新科技讯在大多数AI粉中,NeurIPS(Neural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s,原NIPS)大会绝对是他们顶礼膜拜的活动。NeurIPS的中文名称是“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”,它...
还记得家里那张躺在抽屉里的久远发票吗?虽然手写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,但每次看到它,再望望角落里那台上了年纪的冰箱,总能让你想起家中这位“老...
5G时代的音乐盛典怎么看,怎么玩?12月14日,神武第十三届音乐盛典咪咕汇携五月天、林忆莲、蔡依林、华晨宇、薛之谦、梁静茹、蔡徐坤等乐坛一众大咖...